尽管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前期,始终存在着宣扬与反对谶纬神学的两种声音,但这两方面在提倡、宣扬儒学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。除了官方和民众,支持谶纬神学的大多是今文经学家;而反对的一方则大多是古文经学家。双方在这一点上的争论是否有结果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这种争论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发展,为今古文经学的合流准备了条件。无论是官方,还是民间,都体现出了对这一合流的支持。
官方统一今古文经学的主要表现是熹平石经的刻写。熹平是东汉灵帝的年号,刻写熹平石经主要是在蔡邕的主持下完成的。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大学者,博学多才,经史、音律、辞赋无所不通,名重当时,得到皇帝和董卓等权臣的赏识。《后汉书》记载,蔡邕曾有一段时间在东观整理书籍。东观是皇家藏书机构,历来在东观任职的都是学问精深的大学者,如马融等都曾在东观从事类似的工作。可能就是在东观工作期间,蔡邕发现儒家典籍流传久远,版本众多,文字错误疏漏之处很多,这必然导致穿凿附会,影响儒学的传授。事实上,这也是不利于提倡儒学的。因此,当蔡邕联合一批学者将这些情况上奏给灵帝,并要求勘定《六经》文字时,立刻得到了批准。这一年是公元175年(熹平四年)。蔡邕亲自执笔将校订之后的《六经》文字书写下来,并命石匠刻写在石头上,摆放在洛阳太学的门外,以供天下士人学子学习。这一套石经因此被称为“熹平石经”。太学是汉代的最高学府,这一做法显然大大推动了儒家典籍的一统化。《后汉书》记载了当时的盛况。石经摆放之初,前来观看和描摹的人所乘的车子每天都有1000多辆,将附近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。熹平石经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,如今已无法看到全貌,但其文字内容却保存了下来。作为官方的儒家典籍定本,在一段时期内的确起到了规范典籍文字、进一步推动儒学发展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