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谋战圣:伍子胥
伍子胥(?—前484)名员(yún),字子胥,春秋时楚国人,春秋末期吴国大夫,军事家、谋略家。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,哥哥叫伍尚。伍子胥性格刚强,青少年时,好文习武,勇而多谋。公元前522年,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,父、兄为楚平王所杀,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,发誓必倾覆楚国,以报杀亲之仇。入吴后,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,奖励农商以充实仓廪,治城郭以设守备。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,选练兵士,整军经武,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。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,他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,以解除对吴国的最大威胁,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。春秋末期吴国的兴亡,伍子胥举足轻重。其治国用兵,以务实为旨,远见卓识,谋略不凡。
罕见智士:范蠡
范蠡(前536—前448),字少伯,楚国宛(今河南南阳)人,春秋末期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经济学家。他出身贫寒,但聪敏睿智、胸藏韬略。年青时,就学富五车,上晓天文、下识地理,满腹经纶,文韬武略,无所不精。虽然有圣人之资,但在当时贵胄专权、政治紊乱的楚国,不为世人所识。他于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,辅助勾践二十多年,终使勾践灭吴。范蠡以为大名之下,难以久居,遂乘舟泛海而去。后至齐,父子尽力耕作,致产数十万。齐人闻其贤,使为相。范蠡辞去相职,定居于陶(今山东定陶西北),经商积资巨万,称“陶朱公”。